Tuesday, 20 September 2011

关于。听见梦想

如果纽约是梦想之城,,那伦敦是什么?

我没去过纽约,跟一般普罗大众一样,我向往纽约。

呆在伦敦的这一年里,我觉得伦敦像我的家,很熟悉。又像个万花筒,随时让你有意外惊喜。

做梦的人那里都有,纽约有,伦敦也有。

做梦和筑梦,好像就在一线之差。



曾经在我情绪很低落的时候,我听见了地铁某个隧道里传来的声音。

他带着吉他唱着 Collide - Howie Day.

歌词说,

即使你是最好的,你偶尔也会倒下,

即使那是都是错字也会押韵的一天。

他是街头艺人 (Busker),必须向伦敦地铁申请执照,站在地铁的某个位置表演。靠着微薄的零钱过活,看着来来往往的人潮,用热情和梦想试图把你带入他的世界,感动你。

Jon Curtis, 是我唯一让我记得他名字的街头艺人,我想我大约撞见他两至三次。

他来自加勒比,几年前带着吉他和衣服飘扬过海来到伦敦,虽然日子很苦,过着负债的生活,他还是坚定的想要成为有名的创作歌手。

穿着T Shirt 和牛仔裤,带着吉他,有着感性的嗓音。









每次发现有街头表演,我就会拿下耳机,听他们演奏或唱歌。人走走停停,伦敦人没时间到走路都得比别的城市人快几倍,只要有人愿意多停下来听一会儿,哪怕只是十秒,我想那就是他们最大的成就感。

比起那些流浪汉带着只狗坐在地上要钱,我觉得街头艺人太伟大了,他们都好有才华,也许他们还没有遇到伯乐,也可能这辈子也不会遇到,但还是炙热的燃烧生命。


那种坚持,为了想唱歌给人听而唱歌的坚定,那么简单的做自己,那么单纯的快乐。每次都让我想我该反省。 不快乐的原因是不满还是自己付出不够多? 如果如此轻而易举的被挫折打败,那我也该好好看清楚自己。

又或者说,他们并不满足于此,他们想登上大舞台唱歌给更多人听。但无论如何,他们还是很认真的把握每次的机会,唱歌给每个有缘的人听。

好久没有听见Jon Curtis 了,不知道他还是在某个街头表演还是在做一份每个月有稳定薪水的工作呢? 多谢科技,刚刚查了Facebook,他说不久将离开伦敦。

梦想和理想

如果梦想一直没有办法到达理性状态,那该坚持或放弃?

如果机会只有一个,你还没有尝试就放弃了,那你对不起的人只有自己。

我在地下铁听见梦想。

Monday, 19 September 2011

关于。Commuter

我个人认为程搭者 (commuter) 都有一样共同点。

一群陌生人被逼关在一个包厢里,呼吸着同样的空气,似乎存在在同一个空间里,但却各自低着头在自己的世界里游走,做梦,探险。

耳机是必然的。也难免,毕竟伦敦人习惯了要程搭大约三十分钟至一小时的地铁到达目的地,无聊也是难免的。偶尔我会觉得地铁发出的声音很刺耳,但偶尔我又觉得这感觉好温暖,很踏实的。如果你习惯戴耳机,你也许不会经历以下这个故事,那就是你自己的耳机的音量已经到达别人都听得见的可怕程度。我想我最怕就是摇滚和庞克曲风,我试过左右两旁都是摇滚歌曲,感谢这些人邀请我进入他们的音乐世界,虽然我是那么的不情愿。怪只能怪他们都不买好一点的耳机,用着苹果产品附送的资本款,由于地铁很吵,所以音量就必须更高。

再来,续智慧型手机的推出,其实所有人都一机在手,埋头在玩手机游戏。最普遍的莫过于是苹果Iphone, 那最普遍的游戏呢? 是大家都熟悉的愤怒鸟。如果你没有智慧型手机,也许你不会了解这些人的古怪行径。就比如说,有些游戏是必须玩家将手机摆上摆下,或是转来转去的。我就曾经看过个玩赛车游戏玩的痴迷的人,行为已经激动到旁人都在讨论。当然他没有发现,因为他就活在他自己的世界里,感觉一个人都没有。

如果以上都没有,那还有一种,那就是阅读。伦敦人很忙,忙到吃饭都没空,趁这个时候,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在伦敦,有好几份在伦敦地铁派发的免费报纸, 像商业早报 City AM, 傍晚时报 London's Evening Standard, 还有 Metro 等等。主要都是些伦敦地区与各大英国城市的报导,偶尔还是穿插些国际新闻。 像是今年在日本地区发生的天灾还有最近期伦敦暴乱就是有一连串几天的详细报导,很多时候伦敦人都是从这些报纸得到很多资讯。小说,也好像是必备的,我本身包包里就一定会有书。最近的风潮好像是电子书,像Amazon Kindle,Ipad。我当然也在阅读电子书,但好像还是觉得怪怪的,没有书本的触感,没有书的人性感, 死板的。

庆幸地下铁是没有通讯功能,所以缺少了在通电的程搭者。但最近有个报导说随着2012奥运的到来,地铁站已经开始实行了网际网路的通讯,最先试用的是Charing Cross 站。科技发达,伦敦地铁也不停的在改进。我想,这样应该会对程搭者有着不一样的经验,想像如果是这样的情形,那么智慧型手机里显示的可能就是Facebook, Twitter, 还有大声到每个人都听得见的通话内容。那么还会有人阅读吗?

城市人都习惯在一个时间里做两样事情。

音乐+阅读

又或者是,

音乐+游戏

我个人推荐的是,

阅读+偷听别人的对话

要说别人的对白,恐怕也要说上一大篇。太多太多的惊喜,是一种无法形容的满足感。

虽然所有人都有着不同的目的地,不同的想法,不同的打扮,不同的国籍,大家都好像有个共识。那就是尽可能不要被紧逼到四目相接的瞬间,那是种超级尴尬又不知所措的画面。所以程搭者大部分都头低低,眼神放空,就算发觉有人在观察你,也尽量避开那样的可能性。

被关在同一个空间里,穿梭着城市的各各角落,却各自在自己的世界里,渴望着自由和快乐。

这就是程搭者每一天的生活。

Sunday, 18 September 2011

关于这座城市, 关于住在这座城市的每个人。

关于地下铁,关于地下铁里的每件小事。

伦敦人主要的交通工具是地下铁,使用程度和繁忙指数以三段时间就可以见得。

早晨,上班时间。首班车通常在四点到五点之间启程。大约六点到八点,别以为这城市还在沉睡,数不清的上班族在里头安静的看着伦敦时报。

傍晚,下班时间。人挤人的画面,处处可见。不同与早晨的是,车厢里掺杂着西装外套陪运动鞋,还有形形色色的人。

晚上,欢乐时光。不免俗的还是有大声嚷叫的醉徒,一群群的,从这站到下一站继续寻欢。

而我呢? 我会时不时的穿插在不同的时段,我不是学生,也说不上上班族。我只是不停的在做着份厌倦了的工作,利用地下铁代步的伦敦人。

要说伦敦地下铁是座独立存在在地底的城市其实一点也不夸大,全世界历史最悠久的,也是数一数二最庞大的地下铁联网。

这是一个以我看见,听见的每个故事组成的文字。

我相信这些秒秒的瞬间都可以给大家了解那些故事的存在。

这是关于我在这地下城经历的每一种感动。